西方水伦理研究的新进展——《水伦理:用价值的方法解决水危机》述评
【作者】 楚行军 【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 【刊名】 国外社会科学 【发表时间】2015-03-15
《水伦理:用价值的方法解决水危机》以各类水实务中蕴含的价值机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如何用道德原则为手段来解决全球水危机。作者对水伦理原则的思考主要从经济伦理、社会伦理、文化伦理和环境伦理四个层次展开。该书在分析和归纳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居民用水等用水领域或用水主体所面临的各种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学界在规范全球水伦理基本原则方面的努力,是了解当代西方水伦理研究进展难得的佳作。
...[更多摘要]
【作者】 顾晓雅 【单位】 兰州大学 【刊名】 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2012-06-11
由于历史原因,重工业在兰州市工业发展中举足轻重。近几年,随着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的深入,兰州市重工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种趋势加剧了兰州市水资源紧缺程度,不利于实现兰州市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计算工业各行业的水资源经济效益,以此作为兰州市分配水资源的依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成为兰州市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文章总共包括五部分。首先,对水资源进行了分类、辨析了“水资源经济效益”和“水资源经济效率”的概念,说明了工业用水的配置效率、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率和工业用水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兰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并指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紧接着文章介绍了兰州市水利工程建设历史和目前的状况,以及长期以来兰州市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然后,选取了常用的几种计算水资源经济效益的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选出适合兰州市现状的方法,并对兰州市各工业行业用水经济效益进行测算,据此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了兰州市提高工业行业用水经济效益的途径。
...[更多摘要]
【作者】 常俊贤 【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刊名】 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2011-07-12
近世以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充实。然而,在社会繁荣的背后,全球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尤其是水资源危机成为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潜在威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水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么尖锐过。由于转型期经济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环境伦理道德体系存在严重缺失,造成了人与水相处时“善恶”不分,如污水排放、对水资源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植被破坏等,出现了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等较为严重的水问题。因此人水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和水的关系越来越备受关注。“如果再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是有识之士向全社会发出的呼吁。而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文明之基的先秦时代的哲人思想中已经包含了最初的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水伦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先秦水伦理思想是我国水伦理理论的重要资源,挖掘和研究其价值对我国当代水伦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考察和当代研究成果的研读,深入探讨中国先秦时期的水伦理思想,并以水伦理思想为研究视角,从理论层面梳理先秦水伦理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在总结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水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其主要特点,即水性与人性相结合、水伦理的政治化、重视水的精神价值、入世进取的救世水观,在这里水因其自由而富于力量的秉性,广泛地用于喻人、喻性、喻德、喻道,被看作理想人格的象征。水不仅仅养育着人类,还成为道德的象征,指引着人们在处理人水关系时的正确抉择。最后,对先秦水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以期有助于新时期人们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树立正确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观念,建设“人水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多摘要]
【作者】 杨志考 【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刊名】 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2011-05-11
本文通过挖掘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有关水伦理意蕴和观念,汲取人类文化中丰富的水伦理精神资源。在批判分析以古代万物有灵论为特征的客体中心论、以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体——客体”为特征的主体中心论、以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主体——主体”为特征的泛主体中心论基础上,以超越前者的“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交往实践观,构建水伦理的哲学基础。在整合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功利价值观与生态中心义的自然价值观基础上,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水伦理价值观。以自我评价、环境评价、主体际互评的三维度作为水伦理的标尺。以调节人类生态行为,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平衡,维护人与水的共同体利益,实现两者的共存共荣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水伦理公正、共享和补偿三大基本道德原则。运用上述理论从用水、治水和管水三大层面,分析当前社会用水中的水权分配、水浪费、水污染等伦理问题;治水中的空间之争、过渡开发、责任转嫁等伦理问题;管水中重经济、重技术、轻合作的伦理问题。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水伦理问题,培养水伦理道德意识,制定公正合理的水伦理制度以及倡导适度的用水消费模式,提出破解当今全球性水危机的对策建议。
...[更多摘要]
【作者】 党晓虹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刊名】 农业考古 【发表时间】2010-12-15
明清晋陕地区广大农村社区的水资源管理出现了民间化趋势,乡规民约逐渐代替国家政令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主体。乡规民约通过对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管理,既强化了对个人的用水行为在道德层面的评判乃至监督和约束,有效弱化了乡民在用水过程中少出夫多用水的行为和意识上的搭便车心理,同时也避免了共同体成员为了追求最大的自身经济效益而滥用水资源,使得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达到最大。乡规民约在乡村社会中所具有的法律性地位及其极强的传承性、定量化分配用水方法,对晋陕地区以水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体系的和谐、有序运行起到了软控制的作用。
...[更多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