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的苏州小桥和十七孔桥
发表时间:2022-08-17
软件学院 201319008 张琳
颐和园苏州小桥,位于北京市,张琳摄,2013 年 8 月 29 日。
颐和园十七孔桥:
颐和园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 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身长一百 五十米,宽八米,由十七个券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 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 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 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 “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 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 人。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 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桥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 128 根望柱, 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姿态各异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 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桥头各有两 只大水兽,很象麒麟,十分威武。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 猛异常,极为生动。
传说一:七孔桥头说铜牛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 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它昂首安卧于岸边。令游人流连忘返, 合影留念。是牛的力大无比,勤劳朴实,温顺善良,平和自如,使游 人陶醉;另一层意思,是镀金铜牛的故事,多少年来,吸引了千千万 万游人。
传说二:禹治水铸铁牛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人人皆 知的故事。大禹,传说中的夏后氏部落长、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夏朝 的创始者。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鲧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 接受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立足于疏导,终于治平水患。据传说,大禹 每治好一处水患,便铸造一条铁牛沉入河底,认为牛识水性,可防河 水泛滥。
传说三:乾隆皇帝铸铜牛
到了唐代,经过长期沿袭,人们不再把铁牛投入河中,而是 把牛放置在河岸边。清代高宗皇帝弘历,好大喜功,仿盛唐而自比尧 舜禹,袭古人而又标新立异,于乾隆二十年(1755),沿用大禹治水 的传说,仿唐朝铁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铸造了一只铜牛,为了表示 大清王朝的繁荣强盛,铜牛全身镀金,并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铸了《金 牛铭》,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 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 (音驮,一种爬行动物)鼋 (音元,俗儿鼋)。 (音湾)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 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 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但毕竟是一代 较有作为的君主。铸造镀金铜牛,放置在昆明湖岸边,还能起到考查 昆明湖水水位的作用。据科学考证,昆明湖的东堤,比故宫的地基高 约 10 米。以前,遇到大雨之年,昆明湖一带便成水患之地,为了防 止昆明湖东堤决口,殃及紫禁城受害,在此设置铜牛,观察湖水水位 线,随时知道水位比皇宫的城墙高多少,以便加强防护,免使皇宫遭 受洪水之灾。
传说四:天上人间话铜牛
铜牛是天上牛郎的象征。乾隆皇帝把自己比作天上的玉皇大 帝,把昆明湖比作为天河。在天河两侧必有牛郎和织女。昆明湖东堤 岸边设置了“牛郎”,那么织女又在何方?据有关史料记载,昆明湖 西侧有“织耕图”,以此象征“织女”。据民间传说,在昆明湖西墙外 某一菜园里,曾发现了“织耕图”,的踪迹。有一汉白玉石碑,上刻有三个字“织耕图”和乾隆御笔的方印,这织女如何在西墙外?据分 析,在 1860 和 1900 年,因为晚清府腐败无能,颐和园 遭帝国主义 列强两次劫难,很多珍贵文物遭受破坏,被偷盗哄抢很多,有一些流 失园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乾隆把自己比作玉皇大帝,晚清贪图享 乐的慈禧太后,则把自己比作天上国母王母娘娘。在扩奸建颐和园, 她曾传下御旨,要将颐和园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 象征天宫,昆 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宫天河, 当然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为此,她见昆明湖东堤已经安置了铜牛,能 够象征牛郎,所以又在石舫的旁边,建起了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 头扭向西北,正好冲着织女亭所在方向,以昆明湖(天河)为界,便 暗合了牛郎和织女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传说五:铜牛遭难民相救
1860 年,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城,侵占了颐和园。侵略者 贪婪无度,掠夺成性,破坏园林,抢夺文物。镀金铜牛身上的金箔, 也成为他们抢的目标。这伙儿魔鬼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块一块剥金 箔。铜牛在哭泣,湖水在落泪,手无寸铁的当地居民一个个义愤填膺, 怒气冲天。后来又听说,金箔剥完之后,这伙魔鬼还打算将铜牛运出 颐和园化铜卖钱,合伙分赃。民众们经过商议,决定挑选十个身强体 壮的大汉,趁天黑夜静之时,带上工具,潜入颐和园,将铜牛沉入了 昆明湖底。这一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昆明湖东堤留下一点痕迹。 第二天,附近居民纷纷传说,铜牛被大风刮跑了,洋鬼子寻不到破绽, 真以为是上帝的安排,也就没有再寻找。由于人民的保护,时至今日,铜牛才得以在昆明湖东堤岸边,向广大游人展示。
传说六:铜牛的铸造
颐和园铜牛,是我国古代用拨蜡法铸造的代表作。我国古代 雕刻,是以写意见长,这只铜牛,却用了写实的手法,它不仅造形生 动,而且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置于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 不远处,好似回首惊顾,若有所闻。炯炯目光注视着昆明湖的西北方 向。它神态自若,造型逼真、反映了我国当时的铸造艺术水平,是我 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也是颐和园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颐和园十七孔桥前铜牛,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张琳摄,2015 年 3 月 5 日。
颐和园十七孔桥桥头大水兽,位于北京市,张琳摄,2015 年 3 月 5 日。
颐和园十七孔桥,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张琳摄,2015 年 3 月 5 日。
颐和园十七孔桥,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张琳摄,2015 年 3 月 5 日。
颐和园十七孔桥,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张琳摄,2015 年 3 月 5 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
地方资料汇编